運動解剖學知識點:足骨
包括跗骨、跖骨和趾骨。
(1)跗骨共7塊,屬短骨,分前、中、后3列,構成足的后部,不僅負重而且傳遞壓力。后列包括前上方的距骨和后下方的跟骨。中列為足舟骨,位于距骨前面,其內下方的隆起,稱舟骨粗隆,是測量內側縱弓高度的骨性標志。前列從內側向外側依次為內側楔骨、中間楔骨、外側楔骨及跟骨前方的骰骨。距骨幾乎占據全足的一半,與下肢支持負重功能相適應,距骨上面有前寬后窄的關節面,稱距骨滑車,與內、外踝和脛骨下關節面相關節。距骨的下方與跟骨相關節。跟骨后端隆突,為跟骨結節。距骨前接足舟骨,足舟骨前方與3塊楔骨相關節,外側的骰骨與跟骨相接。
(2)跖骨共5塊,屬長骨,其形狀和排列與掌骨大致相當。從內側向外側依次為第1-5跖骨,每塊跖骨從近側到遠側可分為底、體和頭。
(3)趾骨共14塊,屬長骨,由內側向外側排列,分別是第1-5趾骨。除拇趾為2節外,其他各趾均為3節,比指骨粗壯,構成足的前部。